肇庆市迅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广东迅达真空泵设备有限公司

手         机:18128080552
联   系   人:赵经理
业务电话一:0758-2870502
业务电话二:0758-2870503
地址:广东省高要市金渡镇世纪大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资讯
业界资讯

国内外混流泵研究现状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水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长足发展。采用先进的CAD技术,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设计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能力,实现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目前CA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泵的制造业中亦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国外混流泵研究现状

  国外对混流泵重视,特别是涉及军工领域的船舶喷水推进混流泵研究非常深入,开发 出大量具有不同性能特点的混流泵水力模型,来满足不同的工程应用要求。美国麻省理工船舶水动实验室已将升力面理论用于喷水泵的分析与设计;新西兰H锄 ilton喷水泵采用流线曲率法(SCM)与二维面元法相结合来实现准三维的叶轮设计。1984年,C.S.T觚等在H删hronee等提出的不可压无粘 无旋流动无厚度平面叶栅设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给定环量分布的全三维有势流动设计方法。用叶片拱弧面上的附着涡代替无厚度叶片的作用,并将转轮内流动 分解为轴向平均流动和轴向脉动流动,根据Clebsh公式确定叶片附着涡的强度,采用调谐分析求解轴向流动,通过迭代实现叶片造型。1991 年,Zangeneh又对该方法进行了扩展,用于离心泵和混流泵的设计,成为荏原(Ebara)公司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

国内混流泵研究现状

  国内对混流泵的研究则明显不如离心泵和轴流泵,比转数低的混流泵设计通常借用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吴仲华教授于1952年提出了S1和S2流面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求解三维 无粘流动的普遍理论。目前国内流体机械叶轮设计方法绝大多数是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准三维设计方法,中科院热物理所利用这~思想,进行了轴流压缩机转 子和轴流式风机叶轮的准三维近似设计;罗兴琦、彭国义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流函数方程,分别实现了水轮机混流式叶轮和轴流式叶轮基于S1流面的准三维叶片设计。由于水泵叶栅为扩散叶栅,容易脱流,存在一些解决病态的具体问题,准三维设计方法在泵设计方面很少应用。


标签:   混流泵 现状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11-08 09:06:07  【打印此页】  【关闭